• 03
  • 首页banner
  • 四川省文化馆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1
  • 2
  • 3
  • 4
  • 5
  • 群文活动


白糖油果子

开江的长老们不会忘记“三天一场,油果子拌白糖”的那句俗话。四乡八里的农民只有在赶场天才到城镇去做农副产品买卖,能够下馆子买两个油果子拌一勺白糖,就算享用了一次美餐。今日都市人早上恋床,懒得做早餐,就在小吃摊上买几个油果子就豆浆,也还觉得不失为一种时尚。这就足以证明,油果子在开江小吃中的名声斐然。

油果子制作并不十分精细,但选料、发面、火候还是要格外讲究的。超市里买回的精白面粉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其中的化学成分(如明胶一类),既影响发面,下油锅也难出金黄油亮的颜色,而且对身体健康有害。最好是在农产品市场买当年新收的小麦,再拿到面房去打,只须多过遍粉筛就行了。这样的绿色面粉,怎么做吃了都放心。发面,最好不用泡打粉,传统的发老面的方法,比什么都强,而且更营养。搅拌这个环节切不可敷衍,功夫不到家,炸出来只能是一团死面疙瘩。烧油的火候拿准确,面团一下锅,圆圆的一团儿,四周凸中间凹,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小浆果,一会儿用油钳子翻过来一压,四周冒出一圈一圈的泡儿,一个一个小草帽似的在油锅里发出嗞嗞的声响,同时喷发出一阵阵的香味儿,深吸一口香气,嘴里的口水就直往下滴。搁了白糖,咬一口,油浸浸的,满嘴都是的,抹一把油嘴儿,那感觉真爽。

油果子——每每油果子起锅,师傅一声么喝,满街的人都要深深地吸一口气,不吃也能享受到油果子的香味儿。

欢喜团儿

元宵吃汤圆, 寄情于团圆。开江人爱吃欢喜团儿,而且兴致常年不减,是因为寓情长年欢喜,永远团圆。  

与北方的糖葫芦儿相比,开江的欢喜团儿个儿更大,味道更爽。用一根竹签穿上三个五个,圆溜溜的,红艳艳的,望一眼就掉口水。难怪最馋欢喜团儿的是娃娃们,色味俱佳,当然最易拨燃欲火。 

欢喜团儿好看好吃,要做到色味俱佳,还真不容易。和汤圆面搓丸子并不难,难的是下油锅后如何把红糖裹在丸子上。既要把握红糖的份量,又要拿准火候,否则不是糖少了,颜色黄而不艳,糖多了,裹不均匀,又极易炸焦,火候看不准,不是裹不上糖,就是黏在一起结成块儿,无法分开成团儿,结果是原料耗损,又出了洋相。当油亮亮红艳艳香喷喷的欢喜团儿浮在油锅里,那清爽的香甜味儿弥散开来,十里百里的食客都要闻味赶来,直吃得满嘴红亮,甜美无比! 

有一个外地人来开江,一听到欢喜团儿这名字就乐了,乐得喜滋滋地说:“中!就冲这吉祥的名字,来一串!”

5.jpg

7.jpg

6.jpg

油茶

北京和成都都有一种叫油茶面的小吃,很有名气。开江人喜欢的油茶,从工艺到味道和芝麻面,炒熟加糖冲开水成糊而食。

开江的油茶可没有这么简单。单是原料的差别就很大,面条、米粉、花生、黄豆等,做工更加精细,先把面条下油锅炸脆,再把米粉煮成羹儿,不能太稠,盛上大半碗,然后将油面放在上面,佐以香料(熟花生、黄豆粒儿)、麻辣粉、姜葱末等,经米羹的热气一熏,那浓香味儿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有滋有味。广东人有吃早茶的习惯,开江人吃油茶却总是选择午后,个中有什么讲究还不明白,但有诗为证,“午梦初醒热油茶,干姜麻酱总须加。”足见,这已经成为开江人的习惯了。

8.jpg

9.jpg

甘棠馓子

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尤其在逢场天,经营馓子的烹饪高手,在市场上架起油锅现炸现卖。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招揽顾客的市场竞争的招数。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

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

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馓子古时候称寒具。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名为《寒具》的一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但有人说这不是刘禹锡写的,而是苏东坡为一个卖“寒具”食的老太婆写的广告宣传诗。且不管谁是原作者,但这首诗却把“寒具”这种油炸食品描绘得活灵活现,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那么寒具究竟是什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为什么古人要吃“寒具”这种食品,其中还有一段传说。原来古代清明节前一日为民间的寒食节,要禁火3天。三日不动烟火,吃什么呢?那就是寒具,它经过油炸制,能够储存不变质,保持酥脆不绵,当然是最理想的食品了。

馓子的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就能在各地流传。甘棠人又把这种传统食品文化发扬光大,所以才赢得食客们的青睐。(作者:武礼建

 

10.jpg

11.jpg

12.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