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 首页banner
  • 四川省文化馆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1
  • 2
  • 3
  • 4
  • 5
  • 一起战\"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刻不容缓。疫情当前,面对基层防疫工作人手不够、无法替班等状况,达川区文旅志愿者们主动增援疫情防控工作,以“疫”为令,带头加强自我防护,主动请缨坚守岗位,直至深夜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流减少才返家。 

深夜值守  防控一线“守夜人”

9月10日晚上22点,在这万家团圆的中秋夜,达川区文化馆志愿者牟娟早已全副武装上岗,守护着身后的小区。此时,夜晚的城市告别了白天的喧嚣,渐渐地进入梦乡,而她,要在这里值守至凌晨两点。“您好,测一下温,看一下二维码,谢谢。”面对夜幕下走进小区的一位位市民,牟娟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让志愿者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她每天总是一大早就把午饭和晚餐做好,便积极参与到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信息录入的后勤保障工作当中,而后又面临社区深夜值守和街道巡逻等工作。虽然不堪重负,她却嘱咐孩子们:“到了吃饭的点,你们把妈妈炖好的红烧牛肉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就可以吃了,肉丝也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心别把手烫伤了......”大女儿说,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和妈妈一起来值班。牟娟表示,女儿能有这份心她很高兴也很欣慰。这次加入志愿者行列,她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特别是两个孩子的鼓励,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公益行动,给孩子们做一个榜样。

寂静的夜晚,无声的守护。在兰桂坊小区路口,志愿者牟娟在这里深夜执勤,在她的世界里,城市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当别人问她:“一个女人,上深夜班撑得住吗?”她笑道:“比起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这真的不算什么。”对于志愿者化身“守门人”,牟娟深有感触,晚上十点多以后,小区进出的人就渐渐少了;到了夜里11点左右,还有送外卖的师傅会来送餐;而半夜12点左右,会有在外执勤的警察和医务工作人员下班回家;凌晨1点多钟,会有开着三轮车从小区出门的阿姨大叔……在夜晚执勤的时间里,牟娟看到了不同时段从这里进进出出的不同人,感觉到大家为了生活都挺不容易。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广大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她愿守好小区入关口,构筑起辖区防疫的安全屏障。

社区巡逻   筑牢防疫安全网

为严格落实达川区临时性管控要求,达川区文旅人首先立足社区,组织成立小分队,依法有序地走进街道社区参与开展巡街工作,对不按防疫工作要求的聚集群众进行劝止和疏散,并对其进行日常防疫知识宣传,使其认识到当前疫情时期的特殊性和紧迫性,确保小区居民一律不串门、不聚集、戴口罩等保护措施,切断一切疫情病毒的传染途径,用实际行动担当各小区居民的守护人,用贴心换来居民的舒心、安心。针对小区居民群众出门散步多、买菜多,劝返难、管控难“两多两难”实际,文化馆小分队职工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以宣传和管控相结合法迅速出击,不间断开展疫情防控劝导行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巡逻小分队的工作标准,确保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不留死角。

早晨7点,小分队走进四合社区,并对文旅志愿者劝导区域达川区领域广场等周边地区进行17小时不间断巡查,提醒辖区内居民群众保持安全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劝导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及时疏散聚集闲聊群众,并为忘戴口罩的群众免费发放口罩,以文明的态度、贴心的服务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做到疫情防控与暖心服务两不误。

“您好!我是达川区文旅工作人员。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请大家不要串门,不要聚集,没有特殊情况,请待在自己家里。”这样的劝导声此起彼伏。这项工作看似很简单,但是要在一整天的时间对各街道社区众多人员进行反复劝导却并非易事……一天工作结束后,每个人的声音几乎都沙哑了,有的职工甚至直接瘫软在地上,很长时间直不起身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大街到小巷,到处流动着“志愿红”,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将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汇聚成爱的海洋。

“不怕苦、不怕累,夜间值守有我在”,文旅志愿者们,在这次战“疫”中,以热血、责任、勇气践行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文化人抗疫先锋队的高尚品德。

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值守到了晚上深夜。夜幕降下,当广大市民在家中休息的时候,志愿者却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默默无私奉献,勇敢付出担当,这是一场关于爱与意志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每个人都会交出答卷,他们是勇者,是卫士;因为他们,达川能赢!      (文/图:谭蕾)





返回顶部